在贵州东部的舞阳河畔矗立着一座历史名城——镇远。此处在古代是“五溪蛮”与“百越”人聚集的结合部,泛称“荆蛮”。古城的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,当时是楚国与“西南夷”的边界,其得名“镇远”是在宋代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?呵呵,你懂得。下面是镇远城的旅游路线图。
舞阳河如一条碧玉带穿过城中,给古城带来几多妩媚。这里舞阳河的“舞”字应该有一个三点水偏旁,由于打不出来,且用舞字替代。
祝圣桥是这座古城的名片。这是一座七孔石桥,桥上耸立着一座亭阁,名为“魁星阁”。
夕阳下的祝圣桥
青龙洞古建筑群依山面水,融合了释道儒三种传统文化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观赏性。
别有洞天
一丝不苟的精美
洞中观大千
正中的白色门楼内是万寿宫(江西会馆)
镇远城的大致地理形势是北靠石屏山,南面舞阳河。在石屏山上还保留着一条古城墙遗迹。爬上山顶可以俯瞰古城的整体风貌。
石屏山
位于山顶的古城墙遗址
镇远城对老城区(民居、街道、会馆)的保护作得非常好。在石屏山下有一片老城区,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砖石混砌的建筑、青石板的路面、条石砌的台阶,真的是古韵犹存!
著名的四方井,城中的重要水源
据说这种熏得很黑的腊肉十分美味
最大码头前的 牌坊,中间上书“禹门”二字
雕刻精美,两侧各有五字:年少初登第,皇都得意回。
镇远城还保留了不少会馆。因为这里曾是水路交通要道,商贾云集的地方,来自各地的商人便建起各自地域的会馆。其中最著名且保留完好的有天后宫(福建会馆)及青龙洞的万寿宫(江西会馆)。
天后宫内的大戏台,建筑考究、气派十足
对古城的保护与建设无非离不开两条宗旨:既要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,让人民过上符合现代标准的好生活;又要在不破坏古城风貌的前提下,为城市增添一些新元素。这些新元素应该与原来的城市风格相协调,随着时光的流逝也最终成为经典。例如前面的沿江步道与镇江阁。
在舞阳河两岸,一些新的建筑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中,主要是客栈、咖啡馆与茶道馆等,既有现代特色,又不浮躁、喧嚣(如丽江、凤凰城)。
当地政府还在城中各处树立了一些表现古代人日常生活的青铜雕塑,也相当不错,颇有可观。
雕塑:河畔洗衣妇
雕塑:河畔钓鱼人
另一组钓鱼人
母子
收税场面
骑象人
这个雕塑摆在这里有点奇怪。原本是摆在祝圣桥上的,为了呼应魁星阁上的一幅对联,其中有“缅人骑象过桥来”一句。后来前国家最高领导人来“视察”,看到了这个雕塑,说了一句“不伦不类”,就被移到这个角落里来,不知如何发落。
入夜,古城到处的灯光亮了起来,真个是绚烂夺目,火树银花。
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上好的住宿区域,就是祝圣桥畔。这里沿江分布着不少客栈,我们投宿的是一家“望江楼客栈”。
它的最好之处是客房有临江阳台,清晨、黄昏或夜晚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观赏古城美景,实在是一件美事!
评论